■文/慕容天涯 ■编辑/最爱李哲
起手,出招,收势。一拳一脚的风声,总是犹在耳畔。热血之所以沸腾,我们之所以激动,都是因为那个,曾经被世人顶礼膜拜的名字。
2008年7月20日,伟大的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35周年。
关于李小龙,人们的记忆里总有拳脚生风与众多传言。传说中,他总是一个强大到无法比拟的人,是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就可以告知的过程。
35年,为李小龙再次回忆一下子,因为时光这东西,实在太无情。
出生与死亡
人们记住的,不外乎如此:李小龙在三藩市出生,有个曾经叫做李振藩的名字。仿如“陈港生”般意义深远。除去这个有些制定意味的出生,最富传奇色彩的无外乎是其原因扑朔迷离的死亡。李的死因,至今是个迷,和梦露姐姐的香消玉殒一样的令人扼腕叹息。
李的死因不外乎是以下几点:练功过度、仇杀、服药、脑部肿瘤……是的,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议论一个人的死亡似乎是挂在嘴边的茶余饭后谈资一样简单。但是,当这个人物在生前用其强大的身手,无比震撼的兴邦之风,在全世界为“功夫”谋得一席之地时,我们,处在网络发达,消息飞速传播时代的我们,可以不负责任的给出各种样子的臆想。
李的出生,与学武,都是一条其终生逃不过的路。而死亡,只是将生的伟大延续,并不作为其对立面存在着。
既然逃不过,就要战。而有价值的离去,更是一种完美的结局,陈港生在接受访谈时,提到了李,突然,他说他很怕,因为布鲁斯李不需要在多年后被人们看到其衰老的样子,但是他会,那个时候,颤颤巍巍的老成龙接过的是终身成就奖,收获的是唏嘘与泪光。
但是李小龙没有这一切,他拒绝老去。给人们,和时代一个完美定格,永远。
实战之王?
而当我们回忆李小龙的时候,最习惯提起的,便是其无所不在的强大。那强大,来自无比“真实”的记录。洪金宝的那段“人未动,拳已至”的回忆。关于全美跆拳道冠军的头衔,究竟是实战还是表演的争执。以及在陈年报纸上,永远可以查到的,李在旧金山唐人街的空手制服歹徒的英勇事迹。
于是,两个观点的无休止争论开始了。究竟是超越同时代人的强大,还是普通人的强化?关于李小龙,人们在一刻不停的讨论着。
身材精健,但是并不抢眼壮硕的李,在这个崇尚力量的年代遭到了太多的来自“科学”的非议。人们对于所有描述其战斗力的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兴趣让讨论的曲线结果成了下跌的股市一般。从热议到动摇,直至批驳和全盘否定。如果用科学说话,我们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我们习惯的例证法。智者本身和强者本身,都希望被崇敬,但是强者如果是智者,便不会在乎这些非议和为其动摇一丝一毫。这如同是恒星的耀眼下,那黑子一样的必然存在。
虚夸首先是不可取的,我们不希望看到类似网络上流传的那段,天雷般的黑市拳传说的文字。而实战也是存在的。李与黄姓武师的那场无法碰面的追逐战,与背后的抓痕,使得人们对于功夫明星的实战能力第一次强烈提出质疑。
伤痛对于强者而言并不稀奇,犹如泰森被摔跤明星抱摔在俱乐部门外,甄子丹在港酒店门前的以一敌七双发均挂彩,拉塞尔•克罗与人互相以老拳问候一样的常见。关于李的实战,也永远无法争执出个结论。
但是问题在于,李究竟是电影明星,还是功夫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