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鸿水
针对今年文化部刚刚出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假唱,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总撰稿、总协调秦新民表示,2009年的春晚将都是“真唱”。
作为晚会类节目的“带头大哥”,央视春晚的收视率是毋庸置疑的,每年就那么一次,很多歌手都指望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露一下脸,然后全国走穴也能卖个好价钱,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歌手挤破了脑袋,还别说打义工,就是倒贴钱也要上央视春晚根本原因了。也正是央视春晚的这种影响力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对于节目的要求就比较高,这要求一高,甚至上升到“国家形象”,就是谁当导演也不敢马虎。于是,一切为了节目的需要,“带头大哥”央视春晚一路走来着实不容易。
因为历年来,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都是假唱成风,以至于,歌手在舞台上多半是装饰物,即便是有些歌手真唱,那也是少得可怜。从鸿水的个人角度来说,针对文化部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央视春晚的对策无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是全部要求歌手真唱,这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度。我觉得有可行性,但不太靠谱,除非央视春晚的总导演有置于死地而后生决心,而且台领导也勇于承担因为真唱而导致的节目出现瑕疵的后果。
讲究完美,力求整个节目不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是不现实的,我们说瑕不掩瑜,真正的经得起考验的不是节目的完美性,而是很多节目的临场发挥以及某些瑕疵造就了某些节目的经典。刻意地强调完美,反而使得很多创新搁浅,甚多真正完美的东西变得并不完美。
其实,每年央视春晚都喊要“真唱”,但是,有很多歌手根本没有实力站在那个舞台上真唱,只要一真唱就完蛋。所以,喊到最后,春晚节目组为了保障春晚整体节目的完整性、完美性等等诸多理由,或者一句话,为了节目需要,他们哪一年也没有做到全部真唱。记得2005年,郎昆任总导演,郎昆是音乐剧专业毕业的,对于音乐有着强烈的真唱要求,但是,到了最后,也不得不个别真唱,大部分假唱。
记得,有一年,具体忘了哪一年,应该是1999年,央视还真唱了一次,结果,第二天就有不少媒体报道,说这不行,效果太差了。在1999年之前,央视春晚的歌手演唱全部是假唱,在之后,央视春晚在真唱和假唱问题上没有主见,摇摆不定,于是,我们看到的春晚,有实力的歌手那就真唱,没有实力的歌手那就假唱,有些老艺术家也是假唱,新歌手更是一假到底,特别是一些世界著名的影视明星上台,只假不真,连节目中的一些掌声都是有人领掌。后来我还采访了音乐人高晓松等等,他们均表示,真唱的效果不理想,但是一个好的开始。结果,第二年,这种好的开始就没有得到延续。
鸿水认为,不是央视春晚不敢假唱,而且,一旦假唱出现瑕疵谁来承担责任?某些领导恐怕不会主动担责,而总导演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这一台节目不出现问题地进行完毕,完成任务,他们也不想因为改革创新,甚至对前者形成的一贯做法进行颠覆性实验,别说节目不允许,就是台里领导也不允许。对于一台节目,他们给予了太过“党性”要求,这使得本来娱乐性的晚会,戴上了更多政治性的色彩。如果把禁止假唱当作一项政治性工作来做,带头大哥或许能够说到做到,否则,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