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英国47岁的大妈苏珊·波伊儿(Susan Boyle)在电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中以一曲《我曾有梦》一唱成名,不仅轰动英国,还迅速走红全球,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向她发出请帖。苏珊大妈的轰动效应背后反映了英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新趋势:公众以往热衷于看明星,现在却对看普通人的表演越来越感兴趣。
苏珊大妈窜
苏珊大妈轰动一时名声鹊起离不开媒体的炒作。苏珊以前也参加过选秀节目,却未能脱颖而出。这一次的成功,获益于她提供给媒体不断炒作的元素。比如苏珊在选秀现场说她一辈子未和男子约会,从未有男子吻过她,她参加节目只是想找一个伴侣。尽管苏珊后来在一个电视采访中承认“从未被吻过”的说法只是她和评委开的玩笑,但这样的诉说很容易引起公众额外的同情和兴趣,同时又为媒体的报道提供了素材。苏珊一时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人物,英国一家报纸就登文鼓动吻过苏珊的男子站出来。这种能够不断给媒体提供炒作元素的个体特别性,并不是每个会唱歌的普通大妈、大爷都能效仿的。
苏珊大妈名声鹊起的背后有着新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她在《英国达人》演唱的视频被放上YouTube网站,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反复观看和分享。该视频的点击率迅速超过1亿,远远超过《英国达人》的收视率。可以肯定,没有网络这一新的载体,仅靠传统的电视转播,苏珊不可能一下子红遍全球。有网民还在YouTube放上了苏珊以前参加其他选秀节目的录像,甚至还放上了多年前还苗条的22岁苏珊在家乡一个俱乐部演唱的录像。新的资料不断上传,特别是新老视频放在一起,可以比较苏珊年轻和现在的样子,丰富了苏珊这个传奇故事的内容,保持了媒体和公众的兴趣,让苏珊避免了“15分钟名人”效应。20年前,前网络时代的苏珊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助推和支持。
苏珊这样一个小人物一夜成为英国大众文化聚光灯下的偶像,既是特殊个例,又有着某种普遍性。苏珊现象反映了英国大众文化的一个新趋势:以往公众热衷于看明星,现在却对看普通人的表演越来越感兴趣。
就在苏珊成名之前不到一个月,一个被英国媒体大量追踪报道的人物是处于弥留之际的洁德·古迪。27岁的洁德是晚期癌症患者,她允许电视台跟踪拍摄自己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生活,把获得的巨额报酬留给孩子。去世前一个月,她还与男友举行婚礼,同样也将婚礼的报道权高价出售给媒体。媒体所以愿意出高价钱来大做报道,是因为英国公众对跟踪洁德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的生活乐此不疲。
洁德因为在2002年参加了英国收视率极高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Brother)而出名。这个节目选出一批普通人,在3个月中将他们放在一个封闭环境里,并24小时不间断地置于摄像头之下。大量观众对这些普通人每天的生活和互动看得津津有味。在节目中,洁德因为很多无知的言论引来观众无数嘲笑,却因此而出名。这之后,她就一直过着明星的生活,不断参加一些类似的节目。如果说苏珊的走红还以唱歌这种才艺作为基础,那么洁德这样一个无才无貌的普通人,其名声大噪完全是靠把自己的生活时时展现于世人面前,为公众提供一种文化消费。
近年来,英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几乎都有这种把普通人放到镜头下表演的成分。像《英国达人》式的选秀节目自不用说,其他节目如《学徒》是让一批公司白领竞争一个职位。为了打败竞争对手,白领们明争暗斗,使出各种手段,种种不光彩的言行都被摄像机即时捕捉下来,拿来娱乐大众。还有一类极受欢迎的节目,出场的虽是名人,却让他们做自己专长之外的事,比如选一批体育明星、电视主持人、歌手、演员等,让他们去接受专业花样滑冰培训,然后每周通过比赛淘汰最差的,直至选出一名胜利者。再如把一批各界名人放到澳大利亚的原始丛林里去野外生存,并用摄像头记录他们的活动,由观众投票每周淘汰一人,最后选出胜者。这些节目虽有明星效应,真正的看点却是把明星
和普通人放在同样的平台上,明星们或在冰上摔跟头,或在丛林中挣扎生存,常常弄得洋相百出,灰头土脸。
事实上,从看明星到看普通人,英国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影响已经跨越英伦三岛。不难看到,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大众娱乐节目已经越来越趋于相似。某个新节目一旦在一国获得成功,其他国家立刻会效仿,推出本国版本的类似节目。所以,人们看到的是,各国的很多选秀、真人秀节目,其基本创意都大同小异。如今,英国传媒机构的大量收入实际就是靠成功推出新节目,然后向其他国家出售该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