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韩媒分析朴龙河死因 称明星陷自杀维特效应

http://www.yule.com.cn 2010-07-01 08:03:24   来源:   

好友赶赴灵堂苏志燮泣不成声

韩媒称韩星们陷自杀维特效应

    韩国男星朴龙河于6月30日凌晨5点半左右,被发现于在首尔江南区论岘洞家中自缢身亡。据韩国警方透露,初步检查断定他是在自己的房间用手机充电器的电线将脖子勒紧断气而亡。朴龙河在上午凌晨40分一边抚摸着胃癌末期的父亲的背和腿一边对家人说“对不起对不起”,说完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卧室里。第一个发现尸体的是朴龙河的母亲,她原本是想看看儿子睡得如何,万万没想到会发生如此悲剧。

    韩国媒体撰文称虽然朴龙河的死因目前尚未最后明朗,退役后的朴龙河演艺事业可以说是顺风满帆,堪称日本“韩流明星远祖”的他经常往返于日韩两地,由于人气高居不下日本经纪公司为其企划的演唱会正在筹备中,被誉为“韩国版《甜蜜蜜》(张曼玉版 孙俪版)”的新剧《Love Song》亦进入开机的倒数阶段,上月更亲自到非洲为当地儿童建立名为“YONA SCHOOL”的慈善学校“高处不胜寒?名气带来的重压和与之而来的空虚感,近来本土顶级明星接连自杀,疑似患上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易导致连锁自杀的忧郁症”。韩国媒体表示从2005年演员李恩珠的自杀事件发生后,“演艺圈就频频传出噩耗”。其实“维特效应”早在2008年安在焕、崔真实的连锁自杀事件时就被提起(当时部分媒体称安在焕因承受不住还债压力而自杀,网络上顿时兴起“‘债主’崔真实疑逼死安在焕的口诛笔伐,后者亦因“经营高利贷”传言之累在家中自杀身亡)。去年,韩版《流星花园》女星张紫妍的自杀令娱乐圈中的“性接待”问题浮出水面。这次朴龙河更是继崔真实后又一位自杀的顶级明星。

    据知情人透露,朴龙河在日本的演艺事业“表面上看起来颇如意,但背后承受的压力鲜为人知(日本演艺圈商业环境苛刻)”,而在韩国他近期准备组建独立经纪公司的节骨眼上父亲患上末期胃癌“一方面要顾及事业,另一方面孝顺的他亦不能疏忽对家人的照顾”,“多重的负担感令其难以承受”,“他经常要靠副食安眠药才能入睡”。

   “维特效应”一词源自《少年维特之烦恼》,德国大文豪歌德在其中详尽描摹主人公饮弹自尽的细节,引发了欧洲年轻读者的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美国学者菲利普斯在对1947-1968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该地区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58个,他据此创造出“维特效应”的术语。“维特效应”,有点像情绪上的“流感”,该理论认为媒体对自杀新闻的大肆渲染对于一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具有强大的暗示、诱导性。而传统媒体和网民形成的“自媒体”则成为“维特效应”的推手,二者所引爆的热点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传统媒体对负面事件的报道强度。“人气明星在受到万千粉丝爱戴的同时,亦要承受外界舆情的风吹草动,时刻处在担心自己光环褪色(人气不再)的不安感中,而身份的特殊性令他们往往难放下戒备心与其他人倾诉,于是逐渐走入自闭忧郁的危险状态”。艺人自杀的“维特效应”除了会在娱乐圈内起连锁反应外,亦有波及到一般大众的危险。据韩国保健福利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李恩珠、郑多彬等女星自杀后的短时期内,韩国女性的自杀人数亦随之明显增加。首尔牙山的精神病院专家指出“明星出现心理症状时即使自己想到医院受诊亦会顾忌到私隐传播出去的可能性而不去治疗”,“可以考虑建立一套专门的艺人精神治疗系统,鼓励他们以明星的号召力来推广防止自杀的相关慈善事业”。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