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丝绸之路的后现代展演-代晓蓉揭秘《木卡姆印象》

http://www.yule.com.cn 2016-11-05 08:14:15   来源:中国娱乐网   

  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携手编创的大型音舞诗画剧场《木卡姆印象》,2016年多次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先后为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风景。

代晓蓉与《木卡姆印象》导演-著名作曲家努斯勒提老师

  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以多媒体营造出美轮美奂的魔幻空间,让源远流长于丝绸之路的木卡姆穿越时空,打通各民族情感。这台内容充满历史、形式嫁接时尚的演出,把回荡丝绸之路数千年的木卡姆,纳入当下多媒体营造出的梦幻场景中的艺术理念,既饱含特色的民族风情,又颇接当今时代的艺术地气,深受各族人民青睐。如今,在国内文化界,尤其是上海与新疆的文化圈子内,关于《木卡姆印象》的热议话题总是源源不断,使其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独特文化现象。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的总称,是一种集歌、乐、舞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一直以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传承,至解放前夕已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抢救、搜集、整理和研究,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才得以重放异彩。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多媒体创作有怎样的魔力,能够使古老丝路上的艺术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木卡姆印象》项目多媒体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代晓蓉老师亲自揭开了这场丝绸之路后现代展演背后的神秘面纱。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设计博士,副教授代晓蓉

  一、缘起新疆

  臧娜:我是今年8月在梅兰芳大剧院第一次看到了《木卡姆印象》,感觉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就是“美”。

  代晓蓉:能够做到“美”就对了。其实木卡姆艺术本身就有很强的震撼力,我在新疆创作采风的时候感触最深,当时我发现木卡姆最动人的不是在舞台上,它是民间的一种表达。比如当我在饭桌上,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近距离地听刀郎木卡姆,看他们表演的时候,会感觉特别震撼。

  臧娜:我知道《木卡姆印象》是您和努斯勒提·瓦吉丁老师通力合作的成果。我记得他在接受北京晨报专访的时候,谈到木卡姆艺术团近十几年的创作经历时说,“舞台美术的时尚,让我感叹传统的审美样式没人看了,《木卡姆的春天》十年了,演出还不到60场。我觉得要想振兴这个团只有搞创作了”。也就是说,要让这样一个植根于维吾尔族生活之中的传统艺术样式,继续在舞台上展现它的魅力,确实要在审美样式的创新上下一番功夫,否则把它搬上舞台反而会在价值上打折扣。努老师在这方面确实有先见之明。

  代晓蓉:努老师确实是一位让我佩服的老艺术家。作为作曲家和指挥家,音乐的美就不用说了,他在整个作品创作的定位和把握上也十分准确。同时,远在西北的这样一位老艺术家竟然对时尚的、现代的科技感兴趣,这种不断创新的、开阔的胸怀让我十分仰慕。

  我有幸结识他和木卡姆还得从2015年我们学院去新疆招生说起。当时我们在新疆白天工作非常紧张,晚上领队的阿龙老师就安排了新疆的维吾尔族音乐家校友们和我们聚会唱歌,哈密来的校友唱起了古老的木卡姆,这种不是用学院派的技法和西方的大小调体系进行度量的音乐,让在座学习作曲和研究音律的老师们都赞叹不已。

  直到夜里十一点多,我实在累得不行,准备休息。阿龙老师又打来电话说,晓蓉,这个人你一定要见,不容我回话就挂了电话。我拖着疲倦的身体听命到了他的住处,昏暗处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年龄大些的,帅气而温和。阿龙老师介绍说这是我们中国音协副主席,木卡姆艺术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努斯勒提老师。我彬彬有礼地对领导点了头坐下来。西北的音乐家和内地的不一样,没两句话,就直奔主题。他说他在酝酿一台大型舞台剧目《木卡姆印象》,但苦恼的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合适的表达方式,他想尝试用数字媒体手段作为舞美设计,但是他对现在晚会上的LED影像反感至极。凭着设计师的直觉和敏感,和我对木卡姆粗浅的认识,我说出了自己对舞台数字媒体设计的想法和对木卡姆的感受。从昏昏欲睡准备一番礼貌后拔腿就溜,到兴奋交谈,忘记长幼尊卑;从宾馆谈到酒吧,直到把阿龙老师谈睡着,我们的《木卡姆印象》合作意向基本成形了。

  我记得第二天是漫天大雪的周末,执着霸道的努老师硬是把木卡姆乐团的全体演奏家们召集到团里,给我们“上音”一行老师演奏木卡姆。我们眼界大开,像粉丝一样追着他求签字、求合照。

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剧照

  二、不出格、求创新与新媒体的角色界定

  臧娜:这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后面的合作估计也就顺风顺水了吧!

  代晓蓉: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实际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很规范的木卡姆套曲形式和它的创新问题上,我们绞尽了脑汁。努老师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音乐方面如果完全革新,会不会变成不是木卡姆了。他尽量在保持原汁原味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的配器手法。还有,如何用浅叙事的形式把众多木卡姆套曲的经典样式串联在一起,这些都是难点。

  更重要的是努老师觉得传统木卡姆在舞台的视觉呈现上一定要有所改变。用多媒体对它进行重新包装,但一定要让人看到这仍然是木卡姆,没有走了形。他们交给我的也是这样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我不能太出格,但是还要有所创新。

  臧娜:“不太出格”和“有所创新”,这中间的尺度很难把握呀,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传统”和“现代”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数字媒体作为当代媒介样式,跟传统艺术相结合,可能要重新界定自己在剧场艺术中的角色地位。

  代晓蓉: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统一的过程。比如在《木卡姆印象》整个作品的开篇,我植入了一段表现维吾尔族民间流浪艺人阿希克在大漠深处吟唱木卡姆的纪录片,里面还有当地的原生态非表演艺人和农民进行演唱的画面,这就在创作的初期产生了很多冲突,引起了创作团队中有些老师的不满,说这服装不对,怎么把我们表现得这么丑,这么难看的东西怎么能搬到这么漂亮的舞台上。其实这在我看来恰恰是生活本真的还原,是最动人的。从我们汉族人的视角来看,或者是从上海这样的时尚之都的角度来看,维吾尔族当地的生活状态和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才是最值得呈现的。

  我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受到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启发。舞台的表现毕竟是表演,在这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影视、观演的方式,进入到要讲述的这个故事中。植入纪录片,先给观众营造一种在影剧院中的氛围,当前面这个纪录片陈述完了之后,再把观众拉回到舞台这种释放能量性的表演中来。我认为这是另外一种把电影作为一种角色进行间离的方式,使不同的场域观念同时存在在一个“场”的概念之内。我始终在想,这台演出的目的是什么?是传播维吾尔族的文化,传播新疆的地缘风貌,所以首先应该把这种艺术原生态的形式给观众传达出来,然后再把观众带入到经过加工的戏剧表演场域中来。场域的转换会让表演更加有张力。

  刚开始,我提出植入纪录片这个想法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阻力,努老师也不置可否。后来我根据努老师给我的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又剪了一版样本给他们放。努老师看了之后第一个站起来,很兴奋地说,太棒了,这就是我要的感觉。就这样他后来越来越认可我的想法,干脆让我从编剧开始就进入他们的创作。

  臧娜:我记得在舞台表演中植入纪录片的方式在西方早有先例,德国导演厄文·皮斯卡托(Erwin Piscator)也曾经在他的一部政治题材舞台作品中加入过列宁影片,把演出变成了通往共产主义的一个载体。那已经是上世纪初期的事儿了。您刚才讲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基于传统艺术当代传播的另外一种时空观念的营造,手法相似,但是表现的精神内涵是不同的。

  代晓蓉:精神内涵虽然不同,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前面你提到的,如何认识新媒体在剧场艺术中的角色。数字媒体一直被很多人规范在舞台美术的范畴,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不仅仅在舞台美术范畴里,而是一个舞美、灯光和影像结合的综合体。当影像艺术进入到戏剧舞台的时候,他们相互借鉴,也就是说影像技术作为一个重要角色,它已经掺入到舞台叙事之中了。或者说,在后现代的戏剧剧场中,影视艺术,包括它的蒙太奇观念,从创作之初,就可以介入和改变传统戏剧舞台编剧的叙事方式。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

  臧娜:也就是说,转变传统舞美在剧场艺术中的客体角色,把新媒体上升到创作主体的位置。

  代晓蓉:我跟努老师的合作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的。在这部作品中,新媒体从创作文本的讨论阶段就介入进来,我们的多媒体设计不仅仅是舞美和灯光,同时也是跟音乐、戏剧叙事的紧密结合。所以从前期介入我就说得很清楚,我们不是在做LED,新媒体是要跟所有元素融为一体的创作组成部分,是一种突破了传统舞美的新的艺术表达形式。

  所以我们一直是在以一种“去文本”的姿态参与创作文本的探讨。为了保持木卡姆的原汁原味,编剧采用两个人物间爱情故事的浅叙事方式把整个四幕作品串联起来,保证了每一幕中不同木卡姆艺术形态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我们新媒体就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媒体的方法来拓展导演、编剧的空间。比如说第三幕《炽热的爱情》,我们用一段全息影像的双人舞开场,用真人与假人、虚和实的结合参与到整个作品的叙事中。这些都是利用影像媒体的蒙太奇功能,帮助编曲展开叙事。包括幕与幕之间的转场都是用多媒体来衔接,也体现了新媒体的功能和价值。

  所以很多观众看完之后,都认为音乐和表演是非常和谐地融为一体。这些都源于新媒体在创作伊始就介入进来,从文本的修改,一直贯穿到音乐的设计,都有新媒体意见的参与。

  臧娜:用“去文本”的姿态参与文本创作,这种提法很有意思。后戏剧剧场跟以往剧场艺术创作的根本差异,就是戏剧文本之外的其他元素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元并置,这应该就是后戏剧剧场的一个特点,新媒体才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剧照

  三、写实、写意及中国式新媒体表达

  臧娜:刚才咱们聊到了第三幕,我对这一幕的印象非常深。不只是全息影像的开场别具匠心,整个过程中的多媒体设计也有别于其他几幕,用了维吾尔族风情的写意化的几何纹样来表现。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创作意图。

  代晓蓉:第三幕的创作其实很波折。当初木卡姆艺术团给我的风格定位,就是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加入浪漫主义。努老师很坚决地要求我首先要把这几幕写实的视觉框架比较具体地定下来。当然,我表示同意。因为新疆独特的地缘风貌,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形式,就代表了维吾尔族的精神内涵。新媒体创作中当然要有这些东西。但是如何表现,我跟努老师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的意见。

  第三幕《炽热的爱情》主要表现一对新婚夫妇在维吾尔族宫廷里花前月下的场面。这一幕主要是对《十二木卡姆》的整理和呈现。跟《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这样结构简单的地方木卡姆相比,《十二木卡姆》更加系统规范和精致,是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既然是精致的宫廷主题,又没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我挺开心的,我可以创作了。

  我想起了在喀什采风,南疆那样一个漫天是戈壁和沙漠的地方,生活着维吾尔族人民。每一个维吾尔族家庭的房间里都雕梁画栋,极其繁复,到处是壁毯,吃的用的东西都要雕刻几下。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在沙漠绝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吾尔族的繁复花纹给我印象极深,我想我可以把它的美在舞台上用新媒体的方式做到极致。所以在这一幕,我把维吾尔族最重要的花纹样式提取出来,通过光影镂空的方式重新诠释这种美。你可以看到,遍布全场的是投影花纹的各种组合。

  臧娜:但是这一幕跟其他几幕的写实风格确实有很大差别,当初是如何跟其他主创人员达成一致的呢?

  代晓蓉:最初定的基调是写实主义,美丽的森林、葡萄架下这样的程式化舞美。所以我刚开始拿出这种抽象写意的设计方案,马上就被推翻了,又回到了一个写实的宫殿场景里。当时我比较恼火,我说那请我来做什么,还是你们原来的东西。第二天为了说服努老师,我又召集大家开了个会,经过一番努力,这个方案终于被挽救回来了。

  臧娜: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写意化的第三幕多媒体设计。但是新媒体艺术语言的优势在于虚拟现实,您为什么这么青睐用新媒体来表现写意化的作品呢?

  代晓蓉:我本人的风格就是写意的,这可能源自于我们这个时代和我的求学背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曾经去国外学习,大量接触到现代、后现代艺术,受印象主义、极简主义等创作风格的熏陶。在艺术创作中要更多地留白,要写意,要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所以我个人的风格基本上都是以后现代的极简主义和写意的形式出现。

  臧娜:您的这种写意化的设计思路代表了中国当下数字剧场设计的一个潮流,或者说是一种现象性的呈现。这可能也表达了当代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心理。也许是在借鉴西方基础上的再创造,也许是一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回归,因为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影响深远的写意观念。不论如何,我觉得这是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合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新媒体表达吧。

  代晓蓉:实际上在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新媒体表达采用写实还是写意的创作风格,一方面取决于创作者的个人风格倾向,但主要受到这一传统艺术本质特征的影响。比如我们曾经将多媒体与京剧艺术相结合,创作了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即便新媒体艺术语言的优势在于虚拟现实,我们仍然要遵从京剧艺术写意、虚拟的艺术本质,用传统舞美所无法替代的新媒体手段把它呈现出一个极致的状态。所以,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不仅仅扩展了舞台创作的边界,更重要的是能把传统艺术的精髓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我想这也是新媒体与传统艺术结合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创作原则。

  四、文化、体验的后戏剧拓展

  臧娜:没错,这样的创作原则确实是目前新媒体舞台创作应该遵循的。但是每一种传统艺术样式背后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比如关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文化源头,周吉先生就曾经用“绿洲文化”来命名,他没有把木卡姆孤立地跟伊斯兰教或者伊斯兰文化相联系,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沙漠和绿洲之间巨大的环境差异。认为正是这种严酷中蕴含希望的自然环境,让这些孤独的旅行者与音乐为伴,养成了乐观、开朗、爱唱、爱跳的绿洲传统。我认为周老先生说得有道理。面对这么丰厚的文化积淀,未来的新媒体舞台将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突破和呈现呢?

  代晓蓉:周先生所说的“绿洲文化”我也很认同。我在新疆采风的一年多时间里有很深的体会,所以萌生了那样一个想法,在这个作品开篇植入一段表现大漠深处维吾尔族流浪艺人阿希克的短片,这样由茫茫沙海过渡到绚丽的歌舞,会非常有时空的张力,也能更好地体现维吾尔族木卡姆背后的文化渊源。

  但是木卡姆新媒体舞台创作的探索不会止步在这里。像周老先生说的,是沙漠和绿洲之间的环境差异共同塑造了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中近距离感受木卡姆是一种非常切近的文化体验。就像我们在北京、上海的演出结束后,观众甚至比赛评委都不由自主地在剧场里跟着演员们一起舞动,“体验”将是未来木卡姆新媒体舞台创作的着眼点,也是最易于展现木卡姆艺术魅力的方面。如果能够发挥新媒体虚拟现实的沉浸式技术特点,开发全息影像、三维全景式观演模式,同时探索网络非现场虚拟环境观摩形式,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商业展演,这才是把后戏剧剧场的理念发挥到一个新的水平。让观众成为这种交互式展演的主体,让他们更切近地体验大漠深处维吾尔族的精神和文化气质,这将是未来木卡姆新媒体创作的方向。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