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毕啸南:真诚本分是毕啸南最大的天赋

http://www.yule.com.cn 2017-09-21 11:09:46   来源:中国娱乐网   

  毕啸南,1988年出生,知名青年学者,媒体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日本顺正学园、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师从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苗棣教授、于丹教授,出版著作、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著有《解密真人秀:规则、模式与创作技巧》、《台湾“老三台”电视发展史》、《中国“泛90后”文化生态研究》等学术著作。

  他是新晋主持翘楚,被冠以“中国最高学历主持人”的头衔;他在日本、韩国、台湾等数十个国家、地区演讲中华文化,备受关注;他是人们眼中的“青年才俊”和“文化精英”。

  从策划到主持,毕啸南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香港电视台、旅游卫视、腾讯视频等多家顶级平台都有着密切合作与丰富实践,现兼任财新传媒制片人、主持人,专访基辛格、布莱尔、吴敬琏、王石、曹德旺、万方、黄晓明、韩红等各界领袖精英二百余人。

  姥爷与爸爸、妈妈

  “姥爷让我读《孟子》《红楼梦》,说这两本书一本教我立世,一本教我长情。”

  从毕啸南识字起,姥爷就教他唐诗宋词,教他写了很多律诗绝句,让他深深迷恋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人生哲理。而爸爸妈妈小时候则经常带他去做一些善事,并以身作则。

  正是姥爷、父母给了毕啸南自立的意识、温暖的目光和丰富的内心。“我大一的时候自己能赚钱了,资助了一名孤儿,一直到这名孩子考上了复旦大学。希望以后能开一家孤儿院,这是我妈妈的理想。”

  而毕啸南的父亲,当年因时代动荡曾跟随祖辈闯关东,学习成绩优异,是齐齐哈尔市一所中学的中考状元,但因他的爷爷在抗美援朝中下半身瘫痪,被迫中止学业,成为一生的遗憾。这是那个时代相当多人的命运,也正因为父亲的故事,使得毕啸南很早就意识到,时代的不幸与幸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多么重要。

  做不一样的人物访谈

  “从形式上看,人物访谈是电视节目里面最简单的了。但越简单的东西,越需要好的内容去沉淀。”

  中国的访谈栏目在新千年后迎来了大爆发,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栏目,人们通过这些窗口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生态,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但是访谈节目在近年来似乎遇到了审美疲劳的瓶颈。

  过去的人物访谈节目,一般都是采取“谈话+小片”的剪辑方式。不但观众,连大多数媒体人也认为这就是访谈栏目的唯一形态。毕啸南却认为访谈节目靠的不是形式,但也不能没有好的形式。只有内容,不讲形式,这不是好的艺术作品”。他主张访谈节目要适应受众审美差异化的趋向,在垂直化领域发展,将形式和内容统一起来。

  他认为新一代传媒人不应该墨守成规,要敢于发现新的文化现象,结合新技术与时代的新命题。这也是第一季《女性领袖人物系列专访》最为遗憾的地方,限于精力和前期投入,形式过于粗糙。毕啸南正在策划一档围绕着“亲情伦理和代际交流的”新栏目,在访谈中适当的环节直接以戏剧、真人秀的内容作为补充。

  讲好中国故事  不负时代

  “我的使命应该是以思想为媒,以语言为体,以节目为平台,将这个世界上所有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灵魂连接在一起,相互温暖,彼此鼓励,给予力量,给予方向。”

  女性领袖人物系列访谈

  “与其说我主持了十二期节目,不如说我上了人生的十二堂课。让我更加认知女性,和专注、纯粹、理想的力量”。

  2017年8月,一档《女性领袖人物系列访谈》栏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年轻的毕啸南策划并主持了这档优质的节目。他精心选择了“中国演技最好的女演员”颜丙燕、著名作家万方、“投资女王”徐新、商界奇才董明珠、著名歌唱家韩红、媒体人吴小莉等优秀的女性嘉宾,与她们展开了真诚又充满智慧的对话。这档节目被誉为近年来中国“最具生命觉醒意识”的谈话节目。

  我们究竟要听谁说?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资讯爆炸、人人都在发声,能够倾听到真诚、不浮躁的声音,其实很难。

  毕啸南在选择专访嘉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选择的“领袖”,不是看中其社会地位、成就和财富,而更多的是她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充满智慧的人生履历。“我想把她们记录下来,也能给那些在同样人生境遇中的观众一些温暖和鼓励。这是当时做《女性领袖人物》的初衷。”

  这个系列访谈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根植于节目的图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将于2017年10月上架,紧接着就是“百大高校巡回演讲”和音频节目上线。毕啸南说:“在做这档节目的时候我自己也在成长,突破自己,从一个小我走向了一种大我。”

  天赋与坐标

  “我一直在思考我有什么样的天赋,也一直在寻找定位自己的坐标。人想真正有所成就,这两样得找准。”

  主持人也是要靠天赋吃饭的行业。毕啸南的天赋是什么呢?是能够与一位陌生人,深夜通宵畅聊五六个小时,隔着电话痛哭流涕。这种泪水,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他以真诚、尊重赢得了访谈嘉宾的信任。在联系嘉宾时,他们几乎都是敞开心扉,聊对人生的理解、家庭的感悟与故事,才开始谈节目本身。

  如果说天赋是无法学来的,那有一点毕啸南认为是可以学的,那就是真诚:“要真实、真诚,接触的人越多、层次越高,对这点就理解得越深。”

  著名主持人张越评价他是“我所见过的新一代主持人中最努力,最有天赋的”;黄晓明称赞他犀利、准确,是最有文化深度和人性温度的主持人;李玉刚评价他和毕啸南“一见如故,二见成友,三生三世,终生情谊!”几乎所有他专访过的嘉宾,都成为了他的挚友。

  相信天赋,但是毕啸南更相信老实、本分、专注的力量。他曾经连续加班三个月,每当坚持不住的时候都会提醒自己咬咬牙就过去了。年纪不大却经历了很多,毕啸南说,“多少年后,发现我还是最初的那个自己,善良、孝道、纯粹。一想到提问的力量,我就心跳不已。”

  有人觉得他如此年轻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应该可以放慢脚步不要那么赶了。可是在毕啸南心中,他有一个自己的坐标体系,蔡元培、胡适、陈寅恪、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闻一多、董作宾、吴宓,这些恒星般闪耀的前辈,才是他定位自己的依据。他以此为参照,奋力修身,不负自己。

  不仅记录历史  也要引领价值

  “不管是作为主持人、媒体人还是文艺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这样一个过度消费、过度欲望和过度娱乐的时代,去引领一些价值的回归。”

  毕啸南对当下的时代有着深刻且清醒的认知: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崛起,新的文化形态不断涌现,每个人都在经历一种从狂热、迷乱到困惑的起伏跌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品质的文化内容生产商和内容产品一定会在未来至少两年内迎来大的机遇期、发展期。“好的内容、高品质的节目永远都是受欢迎的,这几年文化节目的兴起,《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等,都是很好的诠释。”

  但现实情况是,真正能够从事这样高品质文化创造的人特别少。貌似热闹的荧屏,其实文化底色非常暗淡。“很多做文化内容产业的人知识积累不足、人生阅历不够、思想格局不够高,在‘三不高’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三俗”的产品,只能靠揭露隐私和破坏底线来制造噱头。”毕啸南非常忧虑。

  毕啸南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首届研究生,外界称他们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黄埔一期”。传媒大学在他们这批学生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而毕啸南他们中的很多人也逐渐成长为懂艺术、有创意、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精英传媒人。但是仅仅靠他们这批人的力量还不足以在传媒文化生态上带来多大的改变,所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呼吁更多的力量参与到这样一个大的时代浪潮中来。

  “我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会有读书人的使命感。”在这种使命感的推动下,毕啸南不断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交流,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带来一些改变。自从他24岁在台湾政治大学第一次演讲“中国梦”以来,毕啸南已经在海内外30多所高校发表过演讲:“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跨代际文化沟通的方式,不迎合但能了解这一代人,不说教却能在解构的潮流中带动年轻人去积极建构。”

  传媒人要发现这个社会变迁当中的各种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新的情感,树立起节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做出一档能够立得住的节目。毕啸南正走在这条路上,“不敢说‘挥洒中国气质,坚守中国文化’,起码要做到引领价值回归,不辜负自己,不辜负这个时代。”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