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看旅游文化的突围之路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尤其是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迅速崛起。如果说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开发是文旅产业的1.0版本,那么现阶段的文化旅游则是以资本、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文旅2.0版本。近期,大型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作为文化旅游产业较为杰出的作品,博得了不少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中国的旅游文化市场可以说迎来了一个腾飞的时刻,从十九大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一个地区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的时候,旅游文化的蓝海市场已经来到,如何利用文化项目的层次规模和效益,创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已成为衡量其转变发展方式成效大小的重要尺度。以洛阳为例,这座拥有拥有5000余年文明史、4000余年建城史、1500余年建都史,从“中华文明原点”一路走来,泱泱文脉传承至今,如何更好的传承这座城市的历史,更好的发扬城市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文化市场的创新,贵在尤根可寻,源远流长!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流”,那么,洛阳文化确实当得起“源远流长”;如果说,中华文化总是在重大历史关头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那么,洛阳文化确实也和中华文化一路同频共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着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着文化进步。
文化旅游市场的变革,贵在着眼长远!
以大型实景史诗剧洛阳《武则天》来看,灵活巧妙的融入洛阳特色文化元素,令人眼前一亮。文化繁荣发展的盛景背后,凸显了洛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使全市文化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作为洛阳在文旅产业布局的关键棋子,洛阳盛世唐园文化产业园搭上了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快车。作为该项目中一个极具特色的——实景史诗剧《武则天》大型实景演出,动静结合的与其他产业园区特色元素相辅相成,成为2017年为人称道的文化旅游创新产品。
文化旅游市场的突围,贵在巧妙!
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厚重的,那么,旅游文化产业从业者如何利用巧妙的方式,让厚重变成轻松,让难解变成易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可否认中国有些旅游产业产品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点,例如:洛阳盛世唐园文化产业园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汲取灵感积极打造主题IP——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史诗剧 《武则天》。
该剧作为洛阳盛世唐园文化产业园重要文化旅游项目之一,耗资2.8亿人民币,该剧将现代声光、电控模型、电技术、舞美相结合,以洛阳为历史背景,全剧以全新角度、深入剖析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从14岁入宫到82岁去世光辉而波澜壮阔的一生,同时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通过表现开凿石窟的过程,让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睁眼了、笑了、活了。”汲取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灿烂的诗词格律之精髓,上下皆运用古诗词仄韵的语境,音韵之美不可比拟。
记者随机采访了观看试验的群众,不少人表示,这种情景剧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但是许多都有很明显的瑕疵,演绎的十分粗糙,但是洛阳《武则天》确实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论是从舞台布置、巧妙取景、演员华服、跌宕剧情,都非常的用心,很多人甚至看到了演员的妆容都十分精致,这一点是其他实景剧无法比拟的。
讲好中国故事作为2017年全社会都在践行的口号,更适用于旅游文化行业。正逢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道路选择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还必须要有像实景史诗剧《武则天》这样紧跟时代潮流,站在至高的历史高度,叩问心灵,讲述历史,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故事,演绎人民喜闻乐见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