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网讯 www.yule.com.cn 如何从渐渐消亡的传统艺术里汲取独特而充沛的创意?这种疑问在我们的时代正牵动越来越多人的心。1月27日下午,六百多名观众齐聚上剧场参加2018年首期“赖声川大讲堂”,聆听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讲述他的独家“创意学”,听他分享如何让“传统艺术现代化”。
寻找剧场与社会的最大交集
继“丁乃竺的会客厅”之后,上剧场又推出了“赖声川大讲堂”这一面向社会的重磅系列活动,希望透过演讲的形式来与全场699位不同行业的人士对话,包括艺术、教育、广告、金融、管理等,分享赖声川多年戏剧生涯积淀的创作智慧与艺术感悟,从而共同营造一个跨越行业、充满洞见的公共对话空间。
先后在台北艺术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任教的赖声川是资深的讲者,多年教学经验让他的演讲清晰生动、视野开阔。他在美国、新加坡、首尔开展的全英文讲座,常常座无虚席。在大陆他的戏剧工作坊或演讲也在北大、复旦、乌镇、台北、上海多地举行,总能吸引许多同样心怀创意梦想的人前来畅谈艺术与未来。
“剧场的公共社会意义”是赖声川多年来沉思的命题,他认为剧场艺术不应高高在上,而要成为社会生活有机的一部分,置身闹市商场的上剧场正体现了这一理念。人们不必再像朝圣般前往富丽堂皇的大剧院看戏,在日常休闲生活中就能体会到剧场的魅力。在赖声川看来,剧场来源于古代仪式,不仅是满足个人娱乐诉求的场所,更能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如在古代希腊剧场里,上演的常是社会与族群命运的议题,人们在这种仪式中超越小我,而关注族群的兴衰。
正是本着这样的社会实验精神,“赖声川大讲堂”试图探寻剧场与社会的最大交集,让社会思潮涌向剧场,让剧场里流动着鲜活的社会血液。活动现场的提问环节极为热烈,背景不同的人们纷纷向赖声川提出了心中关于戏剧、生活、社会与传统的困惑,正是这种对话精神生动的体现。
我们对创意总有深深的误解
在舞台上赖声川总如魔术师般创意不断,他的创作常有极强的原创性,不可预期也难以模仿,那他创意的源泉究竟是什么呢?在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中,他
整理出创意形成的原理,总结出以“创意金字塔”为核心的理论,让创意过程变得有迹可循。
在他看来,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如今虽渴求创意,“文化创意”已然成为最为火热的新兴产业,但却缺乏对于创意基本的了解,常把技巧、资本误以为创意。时代不停歇地往前走,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创意本质的层面我们仍原地踏步,脑中创意常常僵化而浅薄,如果没有实在的创意,创意产业又何从提起呢?
盲目追求社会既定价值,难以超越自己习惯的既定框架,是赖声川眼中创意的最大杀手。他认为创意的本质难以限制,是一种任何人都能接近的智慧,是一段内在的自我发现之旅程,而在亚洲的文化传统与集体意识里,还缺乏充分支持个体创意的观念。
在重建传统里找到创意的源泉
带着这样一种批判意识与艺术雄心,赖声川在多部经典作品中都试图通过重新诠释传统文化来寻找创意的源泉。在他的作品中,传统总是被继承但不断被颠覆,也因而获得令人瞩目的新生。八小时史诗巨作《如梦之梦》,前后构思十年,横跨罗马、台北、法国以及佛陀开悟地的菩提伽耶,全篇闪烁着庄周梦蝶的意境,洋溢着佛道智慧。经典“相声剧”系列是赖氏创意的另一绝佳注释,哀叹相声的消亡,赖声川与李立群、李国修携手创作于1985年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破天荒地融合了传统曲艺与现代西方戏剧,让说学逗唱与命运之叹交相辉映,创造了根治于传统而符合当代审美的全新表演形式,引发观剧狂潮,其录影带销售超百万,让一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成功复活,重新成为了时尚。而今年一月登陆上剧场的相声剧《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则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生命梦幻感,剧情跨越百年,在嬉笑怒骂中探寻近代传统中国的艰难变迁。
全场演讲深入浅出,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创作实践结合,厚重古老的传统与清新现代的概念结合,加上幽默动人的口吻,让台下观众收获满满。不仅仅是艺术界,现场许多工商界人士也表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创意激励,在今后更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寻找与传统更加深刻的连结。
赖声川有着广泛的艺术涉猎,除了戏剧,他在音乐、建筑上也颇有造诣,今年第二期的“赖声川大讲堂”将于年后开讲,赖声川将会继续在上剧场与大家分享他创意宝库中的其它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