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公安作家吕铮的《三叉戟》姊妹篇“名提”系列正式上市,由凤凰联动最新出版。小说分为《名提之终极预审》和《名提之真相小组》两部。分别以“七小时内拿下嫌疑人口供”著称的预审处传奇“名提”齐孝石、预审队长“那三斧子”那海涛、“测谎专家”方小罗为主角,讲述预审员洞察人心,与人性博弈,攻坚克难、破获案件的故事。
作家吕铮出版有《三叉戟》《藏锋》《无所遁形》《谜探》《猎狐行动》等17部长篇小说,多部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小说作品多次获得金盾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燧石文学奖、全国侦探小说奖等荣誉,编剧作品获得第27届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提名、第29届华鼎奖最佳编剧提名。他在公安文学一块耕耘已久,建树颇丰,在常人眼中,警察通常与抓捕罪犯等同起来,但通过吕铮的一杆笔,读者会发觉,各类公安分工之细,序列之庞杂是不为外人道的。正如编剧全勇先对吕铮作品的评价,“有些角落局外人永远触碰不到,吕铮的小说一看就是行内人写的,和凭想象及虚构创作的作品有天壤之别。”
作家吕铮照片
预审队是公安局关键的部门,主要负责对嫌疑人的初步审讯,决定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
新作《名提之真相小组》的故事建立在警务改革背景下,预审警种被撤销。昔日“名提”面临职业危机。与此同时,一起贪腐大案的重要卷宗被盗,相关办案记录员失联,案件主要负责人、预审“名提”那海涛为自证清白,只得接受测谎。连锁反应不断产生,隐藏在背后的连环盗窃案、贪腐案,甚至杀人案都浮出水面。那海涛临危受命,携手测谎专家方小罗、“大喷子”潘江海组成“真相小组”,开启深挖犯罪的征程。
《名提之终极预审》为再版作品。讲述传奇“名提”齐孝石已到退休年龄,原计划接一些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自杀案让他改变了主意,携手徒弟那海涛重装上阵……
从2006年的《警校风云》起,吕铮就有意识地在构建自己故事中的人物。他笔下的警察平凡又伟大,在被需要的时刻总会第一时间出现,是中国本土化的“超级英雄”。在他笔下,警界老手“三叉戟”,中年骨干预审那海涛、经侦林楠、刑警章鹏、视侦黎勇,青年警察方小罗、小吕、封小波,分别构成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主线人物。在这些作品中,他们各为主角又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密集交织又清晰立体的“警察宇宙”。
而《名提》系列,更是吕铮继《三叉戟》之后的重点ip作品,被列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为市场稀缺的现实主义题材精品力作。
吕铮出版作品封面
编剧董润年一直很推崇吕铮的作品,“这样一个题材,没有人能写得比吕铮更好。他从警察的真实生活中提炼出的人物和故事,是普通作者靠想象无法抵达的,却又和普通读者无比的贴近。他的小说正是极准确地诠释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
吕铮聚焦预审这个特殊警种,展现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全新警察形象,他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语言的对峙来掌握关键信息,撬出真相,随时随地改变思路,审时度势”。他们懂“三十六计”,会“七十二变”,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即使受阻、遭遇危险也从不言败,而每当这时,这些警界精英便会汇集起来、形成合力,俨然成为一台精密仪器中各司其职的重要部件,那台机器的名字,则叫做——“正义”。
演员陈建斌读完名提,给予高度评价,“面对高智商的犯罪分子,预审员与之进行的话语战、心理战极其紧张,这种由话语战争、心理战争所造成的紧张氛围,远胜于其他公安小说中对凶恶案件的描写,也更凸显出人性的复杂与光辉。吕铮的小说在注重文学性、人文性上,走在了许多同类小说的前面。”
《名提》系列不仅聚焦于每部多达数十场的审讯和揭谎,更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性的贪婪、懦弱、急躁、焦虑。但又如一曲辉煌宏伟的交响曲,交织着经典审讯手段和科学测量技术,由老中青三代共同演绎。最终在乐曲的高潮将罪恶曝光于天下,还被害人以公平和公正。“斗智、斗勇、斗人心,问天、问地、问良知”,预审“名提”们平地抠饼、对面拿贼,出演着一场场让犯罪者、说谎者瞠目结舌的对手好戏。作家冯说,“这本用对话建筑成的小说,翩若游龙,宛如惊鸿,气象峥嵘。”但该如何演好人生这出戏,或许就是作者抛给他们的命题。
《名提》系列是吕铮“警察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齐孝石、那海涛、潘江海的精彩审讯,也将向读者呈现在没有硝烟战场心与智的殊死较量。
《名提之真相小组》封面
《名提之终极预审》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