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和李连杰虽同为武林泰斗,但此战之前并无深交,江湖甚至传说两人水火不容。然而书生知晓,二者实则惺惺相惜。因为二人的过去——那两段寂寞沧桑路是何等的相似。
成龙:拿命换来一声“大哥”
小时候的成龙不喜欢读书,酷爱打架,结果读完一年级就辍学了。因为喜欢看武侠片,成龙在父亲的带领下拜当时著名的京剧武生于占元为师。
底层出身:跑龙套兼演床戏
成龙在于占元手下当了11年学徒,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1972年,他签约成为大地公司的首批武打明星,在《顶天立地》和《女警察》中担任配角。但两部影片的票房加起来不超过30
万港元,公司很快倒闭了。不久,成龙参演了邵氏王牌导演李翰祥的《金瓶双艳》,虽然仍是配角,但他的喜剧天分却吸引了不少大导演的注意。之后,成龙终于当上了主角,甚至还在《花飞满城春》中跟当时号称“肉弹”的艳星米兰演了场半裸床戏。但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打响。
机会降临:做“李小龙第二”
作为功夫新星的成龙无法出头,跟当时李小龙太红很有关系。1973年李小龙突然去世,成龙终于迎来了出头天。1976年,一直很看好成龙的罗维请他出演《新精武门》,此前,正是罗维跟李小龙合作执导的《精武门》,令李小龙红遍东南亚。《新精武门》放映后,成龙一炮而红。之后,他连续拍摄了《少林木人巷》等8部电影,成为香港的一线功夫明星。当时,罗维一心想把成龙塑造成“李小龙第二”,可惜模仿并不适合成龙,当时,成龙主演的一系列功夫片都票房失利,成龙的名字成为了票房毒药。
关键转型:喜剧背后的伤疤
1978年,成龙被吴思远公司看中,被借去拍摄功夫片《蛇形刁手》的电影,没人想到这部影片奠定了成龙日后成为超级功夫巨星的基础。在这部戏中,成龙加入了大量喜剧元素,《蛇形刁手》成为当年香港票房最高的电影。第二年跟袁和平合作的《醉拳》之卖座则令成龙巨星的地位更加稳固。此后,成龙便正式当起导演。
虽然喜剧是成龙的特色,但让他树立功夫片“大哥”地位的却是他的“拼命三郎”精神。当时,以洪金宝带头的洪家班和成家班斗得你死我活——洪家班做个危险动作,成家班马上就做个更危险的。当时的成家班没有一个人能有保险。成龙经常受伤,最终的一次是在南斯拉夫拍《龙兄虎弟》,因为从高空坠落,成龙头骨凹陷,差点死掉,至今他的左耳仍听不清声音。
艰辛西行:打败好莱坞歧视
在香港获得成功后,成龙正式进军美国市场。1979年10月,嘉禾老板邹文怀在好莱坞宣布投资6000万美元拍摄6部有国际巨星参演的大制作,第一部就是成龙主演的《杀手壕》,但票房只收了500万港元。后来拍摄的《炮弹飞车》系列和《威龙猛探》,同样没有在美国打响。
成龙在好莱坞的失败,主因是他的功夫并不适应好莱坞的拍摄手法。因此,1994年,当唐季礼携手成龙拍摄《红番区》,他终于找到了东西方电影文化的完美平衡点——这部戏最终成为香港电影历史上首次登上美国电影票房榜首的作品。
回归:重做港片的“老大”
《红番区》成功之后,成龙继续在好莱坞闯荡。《一个好人》和《尖峰时刻》系列票房都不错,高峰时成龙的片酬达到2000万元美元, 但这些根据西方口味定做的影片却不断受到国内观众的批评。最终,成龙选择了东西方市场同时兼顾的策略,回香港拍摄了《新警察故事》、 《神话》和《宝贝计划》,为低迷中的香港影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近年拍摄的一系列港片中,成龙再次转型。跟之前纯粹喊打喊杀的作品不同,成龙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一些文艺因素,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毕竟,人们还是看惯了成龙的打戏。但成龙并不气馁,他继续在自己的电影中拼命,同时全面介入慈善事业。如今,“大哥”已经成为成龙在娱乐圈的“尊号”,他的票房和号召力在华语电影圈依然独一无二。
成龙:“如果没有李小龙,人们也不会知道成龙,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第二个李小龙,我只想当第一个成龙。”
【成龙拼命记录】
1975年,拍摄《少林门》时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觉。
1978年,拍摄《醉拳》时眉骨受伤,眼角被踢爆。
1978年,拍摄《蛇形刀手》时被踢掉一颗牙齿。
1980年,拍摄《师弟出马》时鼻骨撞裂。
1982年,拍摄《龙少爷》时下腭撞伤。
1983年,拍摄《A计划》时颈骨重伤,鼻骨再次撞裂。
1985年,拍摄《威龙猛探》时伤手和指骨。
1985年,拍摄《警察故事》时脊椎骨第6-8节及骨盆撞到移位。
1986年,拍摄《龙兄虎弟》时脑出血,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