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娱乐网

震后灾难影视剧这个时候拍合不合适?灾难怎么拍才有意义?

http://www.yule.com.cn 2008-06-11 09:17:51   来源:   

地震发生后,很多影视剧蜂拥而上,可是
这个时候拍合不合适?灾难怎么拍才有意义?
听听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

  汶川大地震的空前惨烈震撼了所有人,自电影导演尹力带领剧组赴四川拍摄纪实电影《汶川168小时》后,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加入到地震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中。日前,国家话剧院的导演、演员们也奔赴灾区采风,准备20天后回京首演纪实话剧《坚守》。而由央视等单位摄制的大型纪实性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也已经开机。

  现在该不该拍?

  事实:很多大灾难都是在沉淀多年后才拍成电影,但仍然争议不断

  说到拍震灾影视剧,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质疑是否是时候。很多人认为,越是大灾大难,越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沉淀和疗伤,而且世界上很多大悲剧大灾难都是在沉淀了多年后才被拍成电影的。9·11过去5年才有了奥立弗·斯通的《世贸中心》和格林格拉斯的《93号航班》。但即便是这样,《世贸中心》在北美一上映还是引来众多争议,很多纽约人因不想再回忆那场浩劫而拒看该片,所以《世贸中心》的票房并不理想。而《93号航班》的预告片甚至因观众的要求而被停播,伊拉克演员刘易斯·奥沙马里也因在片中扮演劫机首犯而拿不到赴美签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好莱坞都将9·11列入敏感题材不敢触碰,直到迈克·摩尔拍出了《华氏9·11》。而这部影片也因美国政府考虑到民众恐慌心理未消,直至2005年12月才解禁,至今该片仍争议不断。

  纵观历史上一些大灾难题材,无不是在灾后许多年才被搬上银幕的。发生于1912年的泰坦尼克沉船惨剧,最早是在1958年被拍成《冰海沉船》的,1995年后才有了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大制作影片《泰坦尼克号》;二战过去了半个世纪,才有了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斯皮尔伯格不止一次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而中途停拍。“这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经历。”几个星期里,他不和剧组的德籍演员握手,不向身着纳粹军服的演员打招呼……拍完此片,斯皮尔伯格谢绝了片酬并将个人赢利全部捐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他说:“这次我感到重要的不是我的想像力,而是我的良心……我每天都流下热泪。”但就是这样,这部影片依然难逃被指责的命运。

  观点1:影视作品过了灾民心理愈合期拍,对灾民的影响会比较小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研究员许婧说:“《辛德勒名单》出来后指责的声音一直不断。很多人表示,把大屠杀这样残忍的历史事件拍成赚人眼泪的电影,是煽情和消费残忍,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他们认为这样的惨剧只能存在于记录片和资料中。”许婧表示,好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人性的深度挖掘,而目前大地震的伤口远未愈合,让灾民们回忆他们刚刚经历的劫难显然不太合适。尼古拉斯·凯奇曾对媒体谈到自己为演《世贸中心》搜集资料时的痛苦:“对于很多纽约人来讲,这的确是很可怕的经历,尤其是还要多年后敲别人的门,揭他们心中的伤疤,非常残酷。”

  心理学者则从灾后心理救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说:“作为有亲人遇难或大地震亲历者的一级受害者,灾后心理愈合的时间一般是半年到一年,我们的影视作品如果能在过了这个心理愈合期拍,对灾民的影响会比较小,拍出来的作品也会更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当然,如果没有直接的灾区的惨烈画面,对灾民心理的刺激也会小些。”

  观点2:时间不是问题,只要出发点和艺术手段达标,多几部这类题材作品是好事

  但被访的半数人士也对拍震灾影视剧表示了赞同。震后和两个编剧一起去了灾区采风的编剧汪海林表示:“我们见到了很多灾民,什邡市红岩镇的一个小学校长就对我们说,‘很希望看到你们写出好的反映震灾的作品’。”他说,“通过影视作品去打动、宽解、抚慰经历大灾难的人们,也是灾后心理重建的一部分。在大灾难面前,艺术家明明被感动了,为什么不去写不去表现呢?只要不影响和干扰救灾,就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北京电影学院讲师刘誉也认为,拍震灾影视剧时间不是个问题,现在拍有现在拍的好处,沉淀了拍有沉淀了拍的好处。“对于灾难,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忘却,也有的人选择直面,而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也能达到抚慰人精神的目的。只要出发点和艺术手段达标,多几部反映震灾的影视作品是好事。我们很长时间以来缺乏振奋人心的昂扬的好作品,这次大地震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正好是艺术家创作出奋发图强的伟大作品的好机会。”

  如果拍 应该怎么拍?

  观点1:要拍出灾难中的人性光芒,而不应该从娱乐感官的角度出发

新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