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市场已经到了黄昏阶段,音乐不能不做了!”在音乐圈摸爬滚打了20年,袁惟仁见证了整个华语乐坛的辉煌和陨落。看着周杰伦、S.H.E等歌坛巨星的诞生,袁惟仁很欣喜。但他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周杰伦已发到第九张专辑,他正不断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华语乐坛不能只有一个周杰伦,应有更多的老唱将和新歌手来共同繁荣市场。
制作费
专辑销量差,水准需提高
歌手并非不想发片,而要看市场。纵观整个华语圈的唱片销量,就连周杰伦这样的一线歌手都难逃每况愈下的恶运。袁惟仁还是选择用数字说话,他透露,凭借和费玉清合作的首波主打歌《千里之外》,周杰伦2006年发行的《依然范特西》创下了400万张的销量,而2007年的《我很忙》则下降了足足100万张。
“这是处于顶峰的歌手,在台湾地区,现在平均一张专辑的销量只有3000张。”如此低迷的市场,让很多爱音乐之人望而却步。唱片公司忧心忡忡,在没有更好收入的大环境下,只能缩减预算,这又导致了音乐品质的下降。袁惟仁透露说,周杰伦的首张专辑《Jay》的制作费用是120万台币(30万人民币)。“比如《龙卷风》这首歌,仔细听,它的混音部分并不那么好。就是因为有市场,以后的几张专辑就慢慢增加了预算,发展到如今一张七八十万人民币的水平。”
小小一张唱片,何以需要这么高昂的制作费?“国内的制作水平跟不上,就像S.H.E的新专辑,到国外制作,一首歌的制作费就要两三万美金。”究其差距,袁惟仁也一脸无奈。“国外的制作水准就是比我们好,那是他们的工业,在声音品质的处理上国内无法赶超。”要减小差距,无疑还需时日。
新歌手
奇迹周杰伦,无人能复制
虽然唱片市场不景气,但还是拥有像周杰伦、S.H.E、王力宏这样的“不败英雄”,这一点,袁惟仁非常认同。“问题是,这么大的市场,一个周杰伦够吗?一个王力宏够吗?”
音乐人小柯说他不听周杰伦的专辑,众多乐评人也不屑于“周杰伦模式”,但周董是整个华语音乐圈的标志性人物,这点无人能回避与否定。在袁惟仁看来,周杰伦是个歌坛“奇迹”。“他是一个聪明的音乐人,他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一两首中国风作品,2首嘻哈作品,剩下的就可以随便玩,这已经成了他的商业规则。”用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分析,袁惟仁说周杰伦也不敢变,因为他非常明白,变多了,很有可能就会被歌迷所“抛弃”。纵观目前的新人歌坛,台湾地区林佑嘉、萧敬腾,内地歌坛李宇春、张靓颖等都是人气爆棚又兼具实力的歌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今无人能赶超周董。
“周杰伦一年一张的速度已经很好了。因为大家对他的期待太高,所以才会觉得专辑没有突破。在我看来,他每张都是100分。”袁惟仁非常同意“果子理论”,“你每年要摘果子,摘着摘着,总会摘光。如果能多几个人提供果子,音乐市场多几个周杰伦,那么资源就会不断丰富。”
老唱将
老将均隐退,市场空白多
靠周杰伦死撑华语乐坛显然还不够,将希望寄托在新人身上又显渺茫,身为音乐圈昔日“顶梁柱”,袁惟仁携手莫凡复出了。虽然经常被泼冷水,事实上专辑也卖得不好,但身为圈内人,袁惟仁极力呼吁老将们复出。
有时候的确对华语音乐不抱什么希望,但每当看到音乐人的努力,自己的劲头又足了。“以前我做过电台DJ,采访过歌手,有些一线中的一线歌手也来做通告,很努力。”而当袁惟仁看到李宗盛大哥拿着吉他在他旁边弹唱时,他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语,坦言看到了音乐人的热情。
“市场需要常青树,看到很多歌迷会花1000多元买蔡琴、费玉清的专辑,难道我们不该高兴吗?”在华语乐坛,那英、王菲是无可厚非的天后级人物,但两人各有各的生活,如今也都生活得很幸福。理智点分析,她们似乎并不愿复出,宁愿在歌迷心目中留下个美好回忆。而袁惟仁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我很期待她们出来。写歌给她们,她们能帮歌曲加分,能唱出自己的味道。我也相信,市场高度期待她们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