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故事,许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在影院、电视以及剧场上映。
近日,由李玉刚导演并主演的《昭君出塞》在北京保利剧院落下了全球巡演的帷幕。此剧是李玉刚凝聚三年心血,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大师叶锦添、艺术总监梅帅元、文学监制方文山保驾护航的诚意之作。剧中,李玉刚除展现了以往作品如《镜花水月》、《四美图》中的华贵大气之外,更是通过对昭君深层次的剖析,打造出了一个有别于以往形象的王昭君。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离开父母、远嫁他乡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李玉刚在演绎昭君进宫、出塞时的两场离别戏,层层递进,将一个女子的离乡之愁和身负和平使命的情怀都恰到好处的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让人为之动容。
对于一部好的舞台剧而言,演员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舞美服饰、音乐舞蹈、多媒体完美的配合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元素。该剧在服化道以及新媒体等硬件上的设置可谓别有用心。在服装造型上,缎、纱、盘龙、驼毛的装饰运用与音乐中琵琶、罄、箜篌、长调、呼麦的演奏演唱,让观众能够强烈的感受到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楚地祭祀、汉宫临辞大会,塞外和亲等场景中,各具特色的服饰和音乐的配合,使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有了鲜明的对比,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舞台的局限性,演员的表演往往不能尽情展开。然而此次《昭君出塞》特意采用多媒体影像技术,打破了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造了变化无穷的情景和环境,使观众身临其境,能够更加直观和深切的感受故事中时空转换。在匈奴迎亲的片段,该剧在舞台顶部设置了众多青纱,结合多媒体技术,将奔流的云彩、广袤的草原等景象展现在仅有百平米的舞台上。除此之外,多功能C型台、汉宫的梳妆台、草原的巨石王座等舞美道具的使用,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将诗意与具象融合,传递给观众。
由视觉总监叶锦添设计的舞美、服饰可谓处处透露着精致。最为明显的则是李玉刚在剧中的十余套服饰的展现,比如迎合屈原的诗歌《九歌·山鬼》的翠色纱衣、表现一人在汉宫寂寞的红色珠裙、临辞大会亮相的金色镶钻华服,大漠生活的皮毛长袍……所有服饰都是结合每场戏的情况,针对昭君的心理变化量身定制。除此之外,剧中其他人物的服饰造型也是叶锦添根据角色特征进行量身定制。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以及传统工艺的使用,让这部剧的服饰造型成为该剧的吸睛点之一。除了服饰之外,舞美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使用木质绘画图案及手工雕刻或针织纹理完成所有的精细制作。特别是远程遥控的无声机械,比如可旋转和进退的C形转台,不仅人为构建了空间,表现了无穷无尽的“昭君出塞路”,而且增添了本剧的优雅和流动性。
昭君出塞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并不仅仅在于它独具的东方美,更重要的是昭君身上所具有的对于自我命运的勇于抉择以及为家国民族的勇于担当。昭君十六岁离家,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中,历经选妃、出塞、再嫁等重重磨难而从不言弃,缔造了汉匈两族近百年的和平,也传扬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圆满完成了民族融合和交融共进的使命。
而昭君扮演者李玉刚的人生经历与王昭君还有几分相像,他十九岁离家,开始闯荡生活,历经草根时期的酒吧驻唱、命运转折点的《星光大道》、上升时期的《新贵妃醉酒》、《镜花水月》、《四美图》等,体会过生活的艰难与不易。也正是因为两人如此相像的人生经历,使得李玉刚在诠释昭君时更为精妙传神。为了打造更好的《昭君出塞》,李玉刚身临其境,历经三个月重走了昭君路,并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集结圈内众多大咖为该剧保驾护航,这部剧的诚意可见一斑。
虽然相对于《雷雨》、《猫》等国内外舞台剧来说,《昭君出塞》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力图传承中国文化、打造精品之作的热血青年来说,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相对于人们面向“离婚”、“吸毒”、“出轨”等事情的追捧,国内还有这样的年轻人内心怀有对于传统文化的敬意,并以公众力量倾情打造传统文化的精品。正如叶锦添所说,“如果相信舞台有其灵性,诚心的演出就会受其庇佑,认真的做出好作品来,不管你是从哪开始。”这是对李玉刚的肯定,也是对这个年轻人第一次执导的这部作品最好的鼓励。所以对于李玉刚的导演处女作,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也希望李玉刚能在之后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