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柳元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在热播剧《大江东去》中她放弃美貌,大部分剧集都顶着老年妆出演。
丁柳元说话没有华丽辞藻。
采访时,所表述的一切言语归纳总结为: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拍戏。
这12个字,丁柳元每年工作总结都会写一遍,与此同时她也在努力将其实现。
例如她说演员是自己的职业,却也因此肩扛责任,不仅要传递正能量更要认真对待。因此在《大江东去》中,每次都花费三、四个小时画老年妆。别人眼中的备受折磨,她却觉得十分有趣。同时丁柳元再三说同样的角色近期绝对不会再碰,“没有新的营养注入到角色中,那就是重复,重复就是退步。”
表演上兢兢业业,生活中丁柳元也不贫瘠。她爱好绘画,将其作为自我表达的一种途径。热心公益,给战士送书籍、资助贫困山区小学生等等。这种种都让丁柳元感受真善美,并将体会积累在心中,作为表演的养料。
而丁柳元的表现也得到了众多专业肯定,她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德艺双馨”等多个荣誉称号。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丁柳元说:“别人问我获得‘德艺双馨’什么感受,我想说的是这一条是任何一个行业的敲门砖,也是你一生修为的目标,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且不能复制,但只要你的目标是真善美,那就笃定前行。”
《大江东去》
“扮演我孩子的演员有的比我年龄还大”
《大江东去》中丁柳元不仅出演历经磨难的“革命母亲”,同时年龄跨度也非常大,老年妆也就不可避免。她笑着说:“刚开始几集对戏的是儿童演员,后来是成人演员,甚至扮演我孩子的演员当中有的比我年龄大。”
角色特点——
“她是一个上海女人,可能大家觉得年龄跨度大。但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扮演年龄跨度大的角色。但演这样一个上海棚户女人,且身处北伐时段,算是上海觉醒一代的女性角色,是第一次演。而且这个戏里有很多上海地区的语言,会有那些小字眼,与普通话不大一样。”
出演原因——
“有很多人觉得你为什么这个年纪一定要尝试这样的角色,可以有大把年轻的角色去演,那我选择这个戏,首先是胡玫导演,小的时候都看过她的戏例如《雍正王朝》、《乔家大院》等等,都是非常棒的戏,作为一个女性导演,能把历史剧把我对这么好,所以很期待跟她能有合作。同时还有编剧徐萌,之前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所以能和这样一个优良团队合作很难得。那对于我而言,能在一个鸿篇巨著中,扮演一个年龄跨度如此大的角色,是一次尝试,也反而给我一个惊喜,比方说戏里扮演我孩子的演员有的年龄都比我大,怎样演出母亲的感觉,也是一种锻炼。”
半路转行
“以前学航空,本来有份很好的职业”
在成为演员之前,丁柳元所学专业的是航空,而且当时马上就要驻外,但是因为表演她放弃了这份别人眼中的好工作。直到现在,表演依然能让丁柳元有新鲜感,能在不同角色中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让她一直怀抱热情。
曲线救国——
“我以前是学航空的,本来是有一份很好的职业,然后马上就驻外。当时我非常喜欢唱歌,但那个时候也没有唱歌的学校,有人就提醒我可以去尝试表演,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表演,就单纯的去做了这件事。”
依旧热爱——
“对于我来说表演,我会尽量选择多样的角色,短时间不会重复之前的角色,我们也要对创作者、对观众负责人,如果同类型的角色没有新的东西注入,那就是重复自己,没有进步相当于就是后退。我喜欢挑战自己,拿给我的角色,我真不知道我五十岁什么样,甚至不知道四十岁会是怎样,我觉得我在角色摸索中去体会,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不觉得表演会是没有兴趣的。”
绘画、公益——
“都让生活不贫瘠”
曾经有一段时间,丁柳元专心于绘画,提到这一生活中的爱好,她称之为与世界沟通的另一方式。同时丁柳元还热心做公益,她说在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滋养。
爱好绘画——
“相对于表演,绘画更自我一些。绘画也是用笔墨跟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一种交流的方式。最初我是喜欢篆刻,拿起笔来也是完全偶然,完全是自己心里感触的一种表达。通过绘画会对世界有一种细致的观察,同样对表演也会有促进。我觉得表演之外,也会有其他的爱好。一个生活中很贫瘠的人是没办法塑造出很有魅力的角色的,生活中去多去看一些不同艺术领域的大家作品,会触类旁通,让你有不同的感触,当然不是说看完我就会怎么样,而是这种艺术养分,会慢慢积累,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帮助你来塑造角色。包括生活中大量阅读书籍,都是滋养生命的另一种方式,滋养你的创作,会让你更有情怀,让你变得更平静。”
热心公益——
“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跟着组织到全国各地参加慰问演出。我自己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比方说给战士们送书,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云南鲁甸地震时寄了100公斤衣服等等。社会上有个惯性思维就是所谓公益就是明星活着有钱人来做的,并不是这样的。公益是内心的一份温暖,是温暖火炬的传递。你自己先做到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去感染别人。例如我经常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你把有些钱节省下来,去帮助其他贫困小朋友买橡皮或者书本,要从小就培养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给别人伸出手拉他一把。看起来是你帮助了那么多人,实际上是互相成长的过程。这些经历是你在家闭门造车创作角色或者读书永远不会触摸到的好东西,做公益的这些事情与其说是帮助别人,不如说这些人滋养我。”(文章来源:《北京电视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