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无极》低潮后的陈凯歌再次选择回归熟悉的伶人题材,拍摄了带有传记性质的电影《梅兰芳》。作为本年度倍受期待的一部影片,《梅兰芳》无疑将会受到影迷们的热捧,这部以历史人物为主角的电影必将掀起了新一轮的“血雨腥风”。实际上电影《梅兰芳》并不是一部严格追求历史真实的传记片,其中很多人物,是糅杂了当年一些真实人物的各种面貌综合而成的,因而引起众多热议……
纸枷锁是颇具寓意的符号,它出现在电影《梅兰芳》的序幕,并因反复强调,成为贯穿全片的中心意象。其基本情节是:太后大寿,宫廷上下皆喜着红装,梅兰芳的大伯因舅母过世正着孝衣,因而被太监戴上一副纸枷锁,在被驱逐和鞭打中,他必须要保证纸枷锁不破损,否则性命不保。梅兰芳的大伯因此命丧黄泉,他在临终前写信,以字字血、声声泪,现身说法,劝诫侄儿。
显然,电影设置纸枷锁,试图收到一石三鸟的功效。首先,它象征了旧社会艺人随时被草菅致死的悲惨命运;其次,暗示了人生在世与身俱来的名利束缚;同时,还隐喻了公众人物被社会附加的行为规范和责任。对此,导演陈凯歌解释说:任何时代,只要你是知名人士,你必须有一个纸枷锁,梅兰芳也不例外。
由此看来,纸枷锁就像出家人戴的念珠,其实是个包罗万象的装饰品。
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有纸枷锁这样象征性的刑罚。我相信,即使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些变态的残酷游戏,其消遣性和娱乐性,是大于惩戒性的。
《梅兰芳》的纸枷锁首先是个概念。我想,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在那部风靡世界的奥斯卡获奖巨片里,也有一个“纸枷锁”——它是一只蝈蝈笼。像《梅兰芳》的纸枷锁一样,蝈蝈笼虽仅是个小道具,却贯穿影片始终,隐喻的是末代皇帝君临天下,却始终像蝈蝈一样被囚在笼子里,当他最终放弃一切,才真正走出了笼子,成了一个自然、自由的人。
设定一个象征性道具符号,以此隐喻和诠释主题,是很多传记片的惯技。此道具往往举重若轻,承担着揭示主人公——其实也是所有人的宿命,同时为电影点睛的重任。在此,纸枷锁与蝈蝈笼的功能是相似的。比较两部影片的这两件重要道具,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异:蝈蝈笼是生活的寻常物件,是形而下的玩具,即使皇帝也完全可能痴迷一生;纸枷锁则是非同寻常的虚构,是形而上的符号,具有召之即来的横空性。从创造之初,纸枷锁就是奔着图解概念而来,这就注定了要为其编造一段匪夷所思的传奇,于是,电影开篇就有了梅兰芳的大伯因此横死的下场。
历史真相与电影完全不同:梅兰芳确由大伯抚养成人,其大伯梅雨田乃清内廷供奉的著名琴师,老先生一直活到梅兰芳初步成名后才去世,并非因纸枷锁而亡。且不说,纸枷锁是编导者强加给梅大伯的无妄之灾,单说影片涉罪的因由也与其文化背景不符。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历代封建王朝向以孝治天下,孝顺乃天下第一美德,朝廷选贤任能名为“举孝廉”,厚奖孝悌,是其一以贯之的主旋律,因孝获罪就像今天因守法而获罪一样不可思议。梅大伯因着孝衣未披红装而见罪,想必是编导受了侯宝林相声(因酒糟鼻子而让其染蓝)的启发杜撰的。
如果说,纸枷锁有着精神层面的象征性,那么,首先被束缚的恐怕是陈凯歌本人。
在《梅兰芳》庞大的制作班底里,梅兰芳的家人无疑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影片字幕上赫然写着:文学原著梅绍武、艺术顾问梅葆玖。梅家两公子亲自把握方向,其父亲的传记电影,自然是要树碑立传、建宗祠牌坊。这样的“纸枷锁”,陈凯歌有冲破的胆识吗?!该片从筹备到首映,陈凯歌不时受宠若惊地表示,拍摄该片“我对自己是有限制的,我身上肩负着对梅家人的责任。”
这个导演心中的“责任”和使命感,就是一具挥之不去的“纸枷锁”。在此无形枷锁下,陈凯歌有着高度的自觉,就像为自己亲爹作传一样,小心翼翼将所有对塑造梅兰芳高大全形象有损的细节进行过滤和删除,同时,处心积虑地将周围的人矮化,甚至无中生有地增加,或改造、伪造了很多人物和故事,最终将梅兰芳推向了神坛。
如何表现梅兰芳与孟小冬的关系,始终是备受观众瞩目的焦点之一。拍摄之初,梅家人就亮出了基本原则:不要在梅孟恋上多“纠缠”。因“肩负着对梅家人的责任”,陈凯歌也宣称:“孟是梅的知音,我想把他们的感情拍得很干净。历史资料我都了解,但不想用那个方法去拍。”主演黎明、章子怡也多次不约而同地用“干净”的理念来约束自己的表演分寸。
在主创眼里,那些涉及尘世男女的食色生活都有不干净之嫌。连暗示都要刻意避免,就像电影里弃官“傍戏子”的邱如白,这个初见梅兰芳惊艳扮相就即刻失态的猛男,好像与梅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