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梅兰芳》的第一感想是,陈凯歌导演忘了在片头加上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行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做事严谨的港产片,一般都有此惯例。
《梅兰芳》能算是一部传记片吗?里面有这么多虚构的重要配角,如十三燕、邱如白、冯子光。据说这些人物都有原型,但如果这么说,恐怕人家的后人大都要强烈抗议的。便是用了真名实姓的人物,如主角梅兰芳、福芝芳、孟小冬,还有梅兰芳的大伯,其故事情节与历史真实差距可大到南辕北辙。一部号称的传记片,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情节是真的,这算不算“无极”的另一极?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虚构,虚构出一个被戴上纸枷锁、为太监毒打致死的梅兰芳大伯,虚构出他受辱致死前留下的遗书,在片中反复诵读。作为影响梅兰芳一生的关键,直接就把全片对人物的诠释建立在一片虚妄之上。
梅兰芳能把老前辈十三燕赢得观众通通跑光,命都丢掉,也是假——梅兰芳是成长于“兼容并包”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名伶,又不是要进京称王称霸的造反派,何至于“我花开后百花杀”?实际上,不仅十三燕的原型谭鑫培,还有程砚秋等,与梅兰芳可以说是各擅胜场,谁也不能完全压倒谁,更不要说“吃”掉谁。而正是这种名伶辈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才成就了京剧史上空前的繁荣,也才成就了梅兰芳。而《梅》剧一干主创认为不让梅兰芳赢掉老前辈的命便不足以表现梅兰芳的成功,只能说,有些人梦里暗地里唯我独尊的王霸意识不期然地又流露出来了,虽然拍的不是帝王戏。
像许云峰一样宁死不屈的梅兰芳,还是假。陈凯歌说,他要把梅兰芳拍成一个真实的人,要拍出他的怕。于是,影片反复渲染他不敢去美国,“怕输”。听说有洋人来看他演出竟然会“上场昏”,词儿全忘光了。这样一个人,居然当鬼子的刺刀架在脖子上时连眼皮都不待跳一下,比许云峰还许云峰,比江姐还江姐。梅兰芳在上海沦陷后避居香港,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演出,已足以成为梨园千古佳话。但电影觉得这还不够,还要添枝加叶,不但让他做了一回许云峰,还让他学黄盖行“苦肉计”打伤寒针让自己发高烧,让鬼子为了他“窝里斗”。戏剧冲突堆得很多,这一部分却被大家评价为最沉闷。假大空的结果,就是把一个本该感人的梅兰芳给生生地毁了。
缺乏对历史事实最起码的敬畏,是我们很多传记片、历史片的通病。其实,一位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一段历史之所以激动人心,其本真故事就是最有力量、最打动人、也最能给人启迪的。多余的人为改造,不过画蛇添足,化真为假。《梅兰芳》当可算一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