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科幻17年“超强进化” 电影是“最初的梦想”
已经17年没有拍摄科幻电影,但《超体》无疑代表了吕克·贝松对科幻题材的热爱。对此,他坦承喜欢科幻是因为其中开放的环境,“在科幻题材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无限的可能,主人公可以是人,是动物,是任何东西,我尽可以发挥想像力。”
虽然影迷们对于片中“人脑只开发了10%的能力”这一核心十分感兴趣,吕克·贝松却无情地“打断”了大家的幻想:“片中人脑只开发了10%这是个伪命题,这只是电影而已。真相是我们平常只使用了脑部15%的神经元,但我也并不知道如果100%开发大脑会发生什么,我并不是专业的教授。”但他又幽默地话锋一转,笑道,“我只敢保证,我只用了我大脑的2%,我要是100%地开发了大脑,可能会拍‘20D’的电影,来取代3D。”
片中绚烂多彩的视觉特效是一大亮点,有粉丝为此提问吕克·贝松,如何看待视觉特效在电影中的作用。吕克·贝松十分笃定:“视觉特效场面只是一个工具,如今科技已经比《第五元素》时代强大得多了。那时我在《第五元素》里用了180多个特效画面,而在《超体》中我用了900多个特效。其实很多早期影片没有特效,或者特效很粗糙,但现在看来仍十分优秀。因此工具并不重要,创作理念才最重要。”
在粉丝的提问之下,吕克·贝松还十分感性地谈起了,年少的他是如何走上导演之路的。“最初我是想成为一个海洋生物学家,但那需要读9年的书,于是我想自己只能改行了。13岁起我就喜欢写东西、拍照片,虽然会做这些事情,但没想到自己能做什么。直到有一天,朋友邀请我去一个短片的拍摄场地玩,在那里我瞬间对电影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回到家我就告诉妈妈,我知道以后要做什么了,我要去巴黎学拍电影。妈妈还以为我是随口说说的,结果第二天我就拎着箱子去了巴黎,那一年我17岁。”如此荡气回肠的经历,从已届花甲之年的大师口中娓娓道来,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令全场瞬间爆发出热烈又敬佩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