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多元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经跨入了“微时代”。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视听样式,以其题材丰富、制作小巧、传播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正在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标志,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欢。
焦点:电影思想
微电影的繁荣发展,在给广大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创作者们进入到微电影的领域,并不断抒发着对电影创作的热爱。但对于不同的创作人,因为对微电影概念的认识不同,在拍摄手法和技巧上也有所不同。对于曾经拍摄过《家乡的彩虹》、《爱不需要承诺》等影片的电影摄影师高岩看来:微电影的拍摄同样需要电影思想。
高岩之所以有别与不同的摄影师,在他看来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微电影创作,他都要求自己以严谨的态度去面对。他不喜欢繁杂,而是相信简单的事物能够净化心灵,同时又特别看重人的个体在戏剧中的情感表达。这一思想,在他近期拍摄的电影《那人、那鹿、那艾火》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鹿作为是一类非常祥和的动物,是生物进化的奇迹,这种生物从古鼷鹿算起,已有上千万年的历程。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体型到角型,从习性到生境,都产生了很大的分化。而且,鹿这种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先人主要的狩猎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的象征屡屡出现在民俗、绘画、器皿、建筑及史籍中。而这部作品讲诉的就是发生在鹿与人之间的故事。”高岩向记者说道。
关键词:家乡 鹿文化
据悉,《那人、那鹿、那艾火》目前正在“中国梅花鹿之乡“东丰县取景拍摄,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家境贫寒的南方女孩得了一场重病,收到了一位养鹿人捐献的梅花鹿产品而痊愈。此后,女孩怀着感恩之心踏上了寻找恩人的旅程,与爷爷的相处让她读懂了养鹿人身上所闪耀的淳朴、诚实、善良的性格。故事以古老的皇家鹿苑重焕新姿为切入点,以寻找养鹿人为主线,以人和梅花鹿的情感为戏剧内核,为观众铺开了一幅如诗如梦的鹿乡风情画。故事简单、情感深厚,而在拍摄的过程中,高岩也如他所讲的那般,自始至终都将电影思想贯穿其中。
辽源,作为高岩的家乡,他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高岩说:接这部片子的初衷是,作为一名辽源籍的摄影师,更多的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哪怕只是用镜头为全国的观众讲述一些发生在家乡的故事,而且,这部影片让人了解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自然与鹿、鹿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是一种可以涤荡人心灵的鹿文化。他告诉记者“鹿,以它神秘的行踪、优美的体态、多样的用途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坊间虽然也流传着很多与鹿有关的故事传说,但很少有影视作品能够以鹿为线索进行深刻的发掘与表现。拍这部片子时常让高岩联想起电影动画片“九色鹿”。那时的影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形式展现九色鹿,画面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故事中,弄蛇人忘恩负义后的丑恶嘴脸,和九色鹿安详的神态和神圣的威慑力,给高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只是一部微电影,但高岩仍然以大电影的态度和要求去拍摄。从出品人雪松哥的一个想法,到导演王大安和编剧的剧本创作,再到走进那太多人陌生的鹿的世界,一个月的生活体验和拍摄旅程,使高岩真实了解到鹿不只是一种动物、一种产品,且有它独有的一种文化——鹿文化。
有人说影视剧中的儿童和动物是最难把握的,那么难在了哪里呢?首先,梅花鹿性情机警,胆小易惊等特点是让人难以靠近的 。其次,梅花鹿主要在晨昏活动,雌鹿与幼鹿成群生活,雄鹿平时独居。据鹿场林场长介绍,鹿的脾气秉性可不像小狗那样通灵性,多年培养的雄鹿在你进入到它的领地之时,都会被视为是一种挑衅,而被鹿所攻击,这是它的本能反应,但却给拍摄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那很多人拍摄动物题材片子的时候又差在哪里呢?高岩说:差的是理念,差的是情怀,差的是最基本的观察动物的心态。高岩懂得如何借用电影的思想去调度去理解去润色,用镜头语言展示鹿的世界。在这位专业的电影摄影师看来:只有用拍电影的思想拍出来的微电影,才能够从情感上沉淀一定的深度,才能拍出有质感,有品味,更有人情味的微电影!积少成多,且大浪淘沙!这恐怕就是微电影将来的前景。
“其实有时候,拍东西未必是用眼,而是要用心”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电影拍摄经验的摄影师,高岩认为:一部好的微电影,不仅仅要求拍摄水平能够达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拍电影的思想,一种用心去发现美的思想。
高岩语录:请用电影的思想拍摄微电影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已经作为文化产业的标志,蓬勃发展在网络并走进我们日常的生活。虽然微电影是栏目剧和情景短片等短剧演变而来,但从故事结构、叙事方式、情感表达、镜头运用都与电影无二。另一方面从剧本创作、人员配置、道具场景都具备才是一部影片的构成要素。所以说,请用电影的思想拍微电影。
高岩艺术简历
电影代表作品: 《老爸站起来》
《黄雀计划之暗斗》
《爱不需要承诺》
《家乡的彩虹》
《剑洴沙之野人行动》
《绿色救赎》
《七彩田野》等
电视剧代表作品:《浪卷红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