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音乐市场经历了数字专辑新模式、版权局推动正版化、正版音乐维权等阶段之后,似乎我国的“音乐版权之路”终于算是踏上了正轨。
但就在最近,当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一线在线音乐平台,为配合唱片公司的版权要求、为更全面地维护音乐人版权,开始采取类似歌曲会员收听限期、对音乐缓存文件进行加密等措施之时,居然引起了一小部分用户的吐槽?…
(部分歌曲应版权方的要求,只能在会员期间收听)
(缓存音乐文件均为各平台的加密格式)
(来自用户的讨论)
不难看出,这一小部分网友对于各平台的“加密”、“限期”等措施都是报以不解的态度;甚至还有人质疑这就是国内音乐平台为“圈钱”出的新招…但老实说来,这样“租用”歌曲的模式在国际音乐市场上早已是常态,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音乐人权益,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内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
从国际音乐市场上看,早在2017年底,亚马逊就宣布,将逐步停止MP3音乐网络存储服务,这意味着用户再也无法下载音乐服务器上的音乐或者播放保存在音乐播放器里的歌曲,除非用户的MP3文件或者AutoRip文件是通过亚马逊官方网站购买。
而诸如Apple Music、Spotify、Kkbox、Tidal、Amazon Music等国际流媒体平台其实早已推出了“音乐缓存文件加密”(音乐文件即使提取也无法播放),这样音频加密相当于租用,而其本质也是出于版权保护,从源头防止音乐文件的不正当流出。
回望全球音乐市场的“正版之路”:2014年Taylor Swift为维护自身的音乐版权,在发布新专辑《1989》的同周宣布,从Spotify撤除其个人的所有音乐作品。而这股“版权之风”不仅引发了国外音乐市场的轰动,也使得国内音乐市场意识到:若想接轨国际,还需要完善平台自身的服务模式,而盗版不杜绝,行业规范就无法贯彻。
于是从2015年7月开始,国家版权局一则《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的通知》,整个中国音乐行业全面正版化的道路也正式开启。而各大在线音乐平台间的较量一直持续到今年,国内的音乐版权格局才基本稳定,而广大的音乐用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正版意识。
在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季度监测报告》中也显示,超过半数音乐客户端用户表示不再使用或较少使用侵权方的音乐客户端,仅有11.3%的音乐客户端用户表示将会继续使用侵权方的音乐客户端。广大音乐用户在经过多年的正版意识熏陶之后,已经对于音乐正版版权有了更多更自主的重视与维护。
而实际从大家对于“音乐版权加密”的吐槽上我们也能发现,国内音乐市场的发展与国际相比,仍有很大差异和差距,才会对于更全面、更国际化的正版音乐版权维护,还是缺乏了一些的认识和理解。
(有少部分的音乐用户,对国外音乐市场的情况是有所了解的)
国内音乐市场现在正处于逐步完善版权意识、逐步接轨国际音乐市场的过程中,正经历从自由下载到付费购买再到线上短时共享的历史性转变。而各大音乐平台紧跟国际步伐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是在顺应市场进步,一同完善国内音乐行业正版规范。
像这样,即使是会员用户已经下载的歌曲也只能在会员期内播放,并且生成专属格式只能在相应的音乐平台进行播放,其实也是大势所趋。在国内音乐软件开始向国际标准看齐并采取措施之时,作为音乐用户的我们更应该理解和支持,才能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正版音乐版权和众多音乐人的利益,也才能享受到更优质的音乐。